查看原文
其他

他们为什么在上海“朗读亭”前排队9小时?看完泪目……

2017-03-09 宗赫 上观新闻

一封信

一封小说家整整准备了18年的

一封他悄悄塞进儿子远行行囊的

一封儿子不仅读完,还珍藏进电脑的

一封写给儿子,又是向自己的父亲“还债”的


这是《朗读者》中麦家的故事
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l0381ezyqi5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
或许,在这忙碌的大都市里,

每个人都有故事,每个人都想倾诉。

即便它只是一个临时的“朗读亭”

我们也想用最深情的文字,

说出内心最深沉的情感。


这是发生在上海“朗读亭”的故事

不了解上海“朗读亭”的戳这里←)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a0381smag32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
虽然每人限时朗诵三分钟,

但加上调试设备、教导操作的时间,

每位朗读者要花去十分钟左右。

一来二去,排队时间自然无限延长,

最多可能需要等候9个小时……


即使如此,大多朗读者还是选择坚持到底。

至于原因,他们给出了这样的回答——

我想把这篇文章/诗歌献给那个TA。


至亡妻

天使,或魔鬼,都不能分开我和你的灵魂


排队的人群中,我们见到了一个特殊的身影,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会员张可平先生


张可平先生,17岁因游泳事故高位截瘫。因为特制的轮椅不能上出租车,张可平先生只得搭乘地铁,“千里迢迢”,从松江赶到了“朗读亭”。


行动不便的他,想要将这首《安娜贝尔·丽》献给他的亡妻——

《安娜贝尔·丽》


可是就算现在,我们的爱也要远比

那些比我们年老的人,比我们聪明的人

所拥有的爱更有力——

那些天空上面的天使,

还有那些大海下面的魔鬼,

都不能分开我的和她的灵魂,

我和美丽的安娜贝尔·丽。


1997年,张可平与妻子结识,相濡以沫地走过十多个年头,直到2010年,病魔将妻子带走。

面对“不得不”的分离,张可平先生经历了难以言喻的伤痛,“用我自己编译的诗歌,来表达对她的思念,对她的爱,是对她的告别,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。”

说到这,他的眼中,已是满满的泪光。


张可平表示,此次参与“朗读者”的活动,除了表达对亡妻的思念,也是想激励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家门,参与社会。


至外公

我们知道幸福一词,却从未感知其含义


“小时候怕黑,外公总会在晚上给我的房间留盏灯。现在想来,那就是爱。”为了外公而来的沈小姐,这次选择了诗歌《只需一盏灯》——


《只需一盏灯》


我们知道幸福一词,

然而我们尚未真正感念其含义。

我们知道自由一词,

然而未知如何自由洒脱。

我们知道仁慈一词,

却又不知如何对人仁慈。



“外公长得很俊俏,和外婆的感情也很深。小时候,我最爱去外公外婆家,和他们黏在一块儿。”交谈中,沈小姐数度哽咽,还时不时地拿出与外公外婆的合照看两眼。


外公还是沈小姐的英语启蒙老师,如今从事对外汉语工作的沈小姐,打算用中、英、法三种语言朗读诗歌,感谢外公曾经的谆谆教导,“只要能让我读,无论几个小时都排!”


致自己

朋友们,坚定地相信未来吧


学生群体也是排队的主力军。


“我选的是《史记》里的文章。”面前的这位小学生,特意和老师请了假,来参加这次活动,“老师还鼓励我了呢!”

虽然年纪尚小,但对于文字的热爱,已经深深住进了她的心里。


“我比较喜欢国学,所以这次选读的是《诗经》里的文字。”两位在读小护士,是中国诗词大会的铁杆粉丝。


还有手牵手来给彼此加油鼓劲的大学同窗——“我们读的是《相信未来》。对于未来,有太多的迟疑,太多的不确定。我们想用这首诗,鼓励当下的自己,勇敢朝着理想走下去。

《相信未来》


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,

那些迷途的惆怅,失败的苦痛,

是寄予感动的热泪,深切的同情,

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,辛辣的嘲讽。

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,

那无数次地探索、迷途、失败和成功,

一定会给予热情、客观、公正的评定,

是的,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。

朋友,坚定地相信未来吧,

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,

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,

相信未来,热爱生命。


致青春

年轻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


一位耄耋老人颤颤悠悠地结束了他的朗读。他念的是一首名叫《年轻》的诗。看着他颤抖的嘴唇和微微泛红的脸庞,年轻仿佛再次来到他的身边。


有个阿姨,在一边关心地说:你这么大年纪,怎么也不叫孩子陪着来。


老人说:我一个人。


一个人,孤单吗?他说,不孤单,念念书,念念报纸,就感觉很舒畅。


《年轻》


年轻,并非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,

也并非是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。

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,头脑中的一个意念。



朗读几乎随时随处可行,为什么非要跑到朗读亭去?


它提供专业的录音设备,对市民的朗读内容全程录音,并有可能在《朗读者》节目中呈现;最重要的,则是它提供了一种仪式感。


这种仪式感,

也许是书房里独自一人,心怀诚敬;

也许是三五好友,沙龙小聚;

也许是一场朗读会,或者是一场文艺晚会;

当然,也可以是排完长队之后,

对着朗读亭里的录音设备,

将一段声音,

以及它所包含的故事和情感永远记录下来。



朗读亭的火爆,说明市民之中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和情感需求。他们有许多故事需要倾诉,有许多情感需要表达。他们想把自己的声音留下来,需要别人倾听和共鸣。但是这巨大的需求,却并不容易得到满足。没错,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朗读,但生活中却普遍缺乏跟朗读互相匹配的仪式感,普遍缺乏朗读者所期待的倾听者。

 

朗读亭为朗读者提供了仪式感,但这种供应绝对称得上杯水车薪。朗读,以及更多文化活动的仪式,一方面要靠市民和社会组织去努力营造,另一方面,政府部门在提供公共服务时候也责无旁贷。

 

市民群众对于朗读、朗读亭,对于文化生活的巨大热情,正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最深厚的土壤和最丰沛的源泉。我们需要做的,就是提供更多的朗读亭,提供更多像朗读亭一样的文化生活设施和场所。



据了解

3月8日至3月11日

“朗读亭”转场思南公馆



地点:思南小广场




 朗 读 须 知:

请自行准备喜欢的经典文章或书,体裁不限,年龄不限,语言不限(普通话,外语,方言皆可),可以读给亲朋,或读给自己;

每位朗读者朗读时间限3分钟以内;

在朗读过程中会有专业的摄像师全程录制,之后会挑选最感动人心的朗读者参加央视节目录制;

 友 情 提 示:

请准备好为什么选择朗读这本书或这篇文章的理由。

本周六可能遇雨,请各位读者准备好雨具。

每天早上10点开机,每日接纳容量大约120人左右,请在现场注意工作人员的排队时间提示,合理安排。

排队过程中如需使用洗手间或用餐,请向工作人员领取“等候券”



你想用怎样的故事

“邂逅”朗读亭?



综合来源:上观新闻、央视新闻、申江服务导报、第一财经资讯、上海黄埔

如需获取更多,请下载上观新闻客户端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

↓↓ 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上观新闻网站浏览更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